sdbxbxg.cn-国产gaysexchina男外卖,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日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新聞資訊
推薦設備 Topic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熱點資訊

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崛起史

  一聲芝麻開門,沉重的石洞門緩緩開啟,里面珍寶熠熠生輝。這雖是天方夜譚里的事,但一位中國企業家,正將之變成現實。

 阿里巴巴集團創史人馬云第一次聽說互聯網是在1994年年底,那時候的馬云還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教書,除此之外還做外辦主任。對于寧靜的校園生活,馬云就是覺得弊得慌。1994年整整一年,馬云都在想如何離開學校,他覺得自己已經30歲了,再不干點什么的話一輩就這么過去了。90年代中期下海經商早已經不是什么新名詞了,馬云也想去做一家公司。他當時的心態,是不管做什么公司,只要有一個行業他就一定要跳下去。www.sdbxbxg.cn

 馬云有一個外籍教師叫比爾,美國西雅圖人,比爾回了趟美國后,給馬云講起了互聯網。馬云覺得這是一個新東西,他聽得比說的人還激動,但沒什么行動。

 到了1995年,馬云才真跳離了校園,但不是辦企業,更不是做互聯網,而是跑去美國幫別人收賬了。也就是那次收賬,馬云碰上了美國黑社會、遇上了殺手,也愛上了互聯網。

 中國黃頁

 在美國,馬云去拉斯維加斯賭了一把,手氣不錯,用25美分就在老虎機上贏了六百美金,這六百美金成為馬云走上互聯網道路的第一筆天使資金,后來跟隨馬云走南闖北好幾年的電腦就是花這600美金買的。

 馬云現在最喜歡的城市第一是杭州,第二是西雅圖。杭州是馬云出生、求學、立業的地方;而在西雅圖,馬云愛上了互聯網。

 馬云在西雅圖的第一次Internet親密接觸,是在一家做ISP的公司,叫什么已經想不起來了,只記得很簡陋,兩間小得不能再小的辦公室里,貓著5個對著屏幕不停敲鍵盤的年輕人。當時馬云連電腦都不敢碰,要等別人說“不要緊,你就用吧!”。

 馬云在鍵盤上敲了“beer”,呼的一下,屏幕上彈出了德國啤酒、美國啤酒、日本啤酒……,一排排的Beer,但就是沒有中國啤酒,接著馬云又試了“Chinese”,但是Yahoo竟然出來個“NoData”,再查整個Internet上還真是沒有相關“Chinese”的Data。

 中國是占世界上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國,一跺腳地球抖三抖的大國啊,在互聯網上竟然沒有Chinese!這讓馬云很驚奇,也很難受,就在那一刻,不懂網絡的馬云決定在中國建一個互聯網公司,于是他就跟那家美國公司講:我們合作,你在美國負責技術,我回國內去做。

 馬云一回國就請了朋友到家里聚會,都是平時玩的最好的,一共24人,馬云宣布了兩件事:辭職、做網站。馬云講了2個小時,大家都沒有聽清楚,馬云自己也不清楚都講了什么東西。講完之后24個人當中有23個人說互聯網太先進了,勸馬云別往里面扎,萬一出不來怎么辦?你開酒吧、開飯店、就是辦個夜校都一定行,但就是不要干這個什么“英特耐特”。

 馬云不顧絕大多數人意見創辦的網站就是“中國黃頁”。“中國黃頁”前期的投入,是馬云自己拿出了六、七千,又從妹夫、妹妹那兒借來一些,東拼西湊了2萬,然后再將家具差不多都賣光了,攢齊了必須的10萬本錢。然后馬云、馬云的太太、馬云大學同學何一兵三個人,只租一間房間當辦公室,只用了一臺電腦(馬云從美國帶回來的那臺486),靠一塊錢一塊錢數著花付完房租后剩下的5000元,創辦了中國黃頁,在1995年5月掛上了真正的Internet,刷新了中國互聯網史上第一個B2B的網頁。

 馬云事后形容自己的創舉,用的是“盲人騎瞎虎”,是一點兒都不知道Internet是要吃人、吃錢的!

 中國黃頁的主要業務是給企業做網站,具體的做法是先艱難地說服企業提交產品樣本,然后由馬云寄到美國,在美國做好Homepage后放到網上,并打印一份給國內的企業。當時全中國沒幾個知道互聯網是什么東西,馬云做得很凄苦,就跟騙子似的。不認識的人不好騙,馬云便“兔子先吃窩邊草”,拿朋友開場,靠多年來在朋友中的信用,朋友們雖覺得互聯網這事兒挺玄,但沖著馬云,就做了。

 第一個客戶是杭州一個四星級賓館,馬云的朋友何向陽,沖著馬云這個人,沖著馬云嘴皮上的功夫,把活兒給下來了。當時利潤不高,大頭都叫美國那邊做網頁的人拿去了,美國那邊動動鍵盤要60%的分成,12000元,馬云幾個人累死累活白天黑夜沾客戶才拿8000塊。Cash教育得馬云立刻就感覺到了核心技術對盈利的重要性,毫不遲疑招了一個會做網頁的人自己做。

 為了學習馬云下載了一個美國的網頁,他花了三個半小時,親身體驗了什么叫網速太慢,全中國就24K。

 第一次失敗

 中國黃頁在一夜之間冒出來了許多“敵人”,包括田溯寧的亞信、杭州電信這樣的重量級對手。亞信差點成了中國黃頁的死敵,幸好田溯寧覺得做這塊不但與中國黃頁比沒有優勢,就是與杭州電信比也說不清鹿死誰手,于是就退出來了。剩下的就是一家:杭州電信。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爭,杭州電信注冊資本3億多,馬云注冊資本僅2萬;這也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杭州就這么大一個廟,容不下兩個和尚。杭州電信有著非常好的社會資源和政府資源,馬云一樣都沒有。不僅企業,就是老百姓,也覺得馬云是非正規軍、是游擊隊,最多也就一土八路,沒人肯信他們。

 杭州電信為了利用中國黃頁(chinapage.com)已有的名聲,做了一個名字很近的網站chinesepage.com,也叫“中國黃頁”,分割馬云們的“中國黃頁”的市場。

 馬云為了活下去,馬云與杭州電信牽手了,1996年3月份,中國黃頁將資產折合成60萬人民幣,占30%的股份,杭州電信投入資金140萬人民幣,占70%的股份。www.sdbxbxg.cn

 馬云的中國黃頁1995年虧了點,1996年年底,就有了700萬人民幣的營業額,到了1997年,網絡也開始熱起來了,馬云當了兩年先鋒,互聯網在中國終于有了一定的局面,但就在這時,馬云與杭州電信的合作出了問題,合作方相互之間爭來爭去,大家開始情緒激動地處事,先是何一兵要辭職,然后中國黃頁的全體員工要辭職,最后馬云也要辭職了,動靜大到了《人民日報》的記者來過問這事兒。為了中國黃頁的前途,各方面都想馬云回去,但馬云心里委屈,覺得自己真不容易,打南打北打到頭沒自己的地兒了!執意要走。

 馬云走是走了,心里還一直留著“中國黃頁”這個自己一手養大的孩子,就在離去之即,馬云還在與人討論“中國黃頁”下一步如何走;就是面對著哭著鬧著要跟馬云一起走的屬下,也還是硬起心腸說:不行,你們走了中國黃頁怎么辦?自己擁有的21%中國黃頁的股份,馬云也都全部送給了一起創業的員工,只為讓他們能為自己好好耕耘,好好收獲。

 北漂

 馬云去北京是件很偶然的事。“中國黃頁”曾跟浙江省合作,搞了個“金格工程”,出來之后引起了很大的哄動,連美國參議院都發來了賀電,祝賀中國政府上網。馬云當時正愁無名,想借這事兒給炒一下,1995年12月份馬云到北京,將一些文章也帶到北京,請朋友找找關系看能不能幫著發表。

 1995年初還沒有媒體敢大張旗鼓地談互聯網,除非頭兒是一個特有魄力的人。馬云有個朋友認識《北京青年報》的一個司機,就給了他500元錢,只要有媒體發表,那么錢就是他的。這人也真有辦法,不久《中國貿易報》頭版出了其中的一篇文章。這事兒完了之后馬云認識了他們的頭,兩人相約一起談談。開始馬云沒敢提互聯網,怕別人不懂導致冷場,沒想到一談就是兩天兩夜,越談越投機,對方拍著胸口說:我支持你,過一段時間我搞一個活動,請一些編輯、記者朋友過來,你們見見面。

 那時候各種報紙都在報道的是當時最紅的牟其中,馬云是個小角色,要想在媒體上露一次臉得費很多周折。1個月后馬云出了3萬元錢,在北京外經貿部隔壁的“長安”俱樂部搞了個聚會,請了30多位記者、編輯。一大清早馬云就開始安裝兩臺從杭州帶過來的臺式電腦,網速太慢,沒辦法聯網,馬云就將內容拷到硬盤上。馬云講了兩個小時,覺得自己講得很精彩,也講得很累。

 記者、編輯們來了又走了,北京沒人把他們當回事兒,曲終人散之后的馬云孤獨極了。但就在那天馬云對同伴說:總有一天我們要理直氣壯地來到北京。其實馬云的心情也很沮喪,只是不想說。

 當時的一些工程院院士不看好網絡的前景,說網絡太先進了,不適合中國的國情,信息高速公路離中國太遠。在馬云看來,這純粹是無稽之談、荒謬透頂。馬云有次在《人民日報》講課的時候很緊張、很激動的說: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中國搭上的是末班車,錯過了就很難再有一次機會了,對處于劣勢的我們來說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聽完馬云講完課之后,時任《人民日報》秘書長的范敬宜覺得政府上網是一種必須,第二天就打報告給中央,申請讓《人民日報》上網,沒多長時間就給批下來了。直到這時,馬云在北京才擺脫了失業者的身份:做《人民日報》的上網工程,這是一件大事,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都做了報道。

 但北漂的日子并不愜意,馬云干得倒是很多,幾乎所有的媒體都做完了,但就是沒有賺到1分錢。《人民日報》對他蠻不錯,把從北京到杭州之間來來去去的車票給付了,其他單位簡直是虧著做。為了省錢,晚上睡朋友的辦公室,早上吃麥當勞,晚上吃麥當勞,這種日子馬云過了一年,結果留下了后遺癥:一見到麥當勞就惡心,就想吐!

 再見EDI中心

 馬云離開中國黃頁,外經貿部對馬云說:到北京來吧,來這兒你能干得更好!就這樣,馬云帶了5個年輕人又到了北京。馬云在北京租了一個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間,沒日沒夜的干活,給外經貿部做站點,讓外經貿部成為了中國第一個上網的部級單位。

 馬云當時做得不錯,外經貿部另立一家公司:EDI(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由馬云組建、管理,馬云占30%的股份、外經貿部占70%的股份,但實際上馬云一個月就幾千元的工資,其他什么也沒有。

 時間一長馬云發現很多事在政府的編制里很難做,存在著許多說不清的問題。當時人們都說馬云與外經貿部的合作是中國的“夢之隊”,但事實上是怎么一回事誰也不清楚。

 怎么辦?馬云天天思量。

 留在北京嗎?機會倒是有,比如新浪和雅虎都希望馬云去加盟,但馬云發現北京的網絡太浮躁,在這里面很難做成一件事;還在企業里面嗎?馬云已經受夠了;馬云還覺得中國的網絡形式已經在開始發生變化,全世界互聯網高潮馬上就要到來,留在政府里對不起這千載難逢的良機。想來想去,馬云覺得還是南下。

 1997年,就在丁磊帶著網易北上的那天,馬云卻著自己的隊伍南下回了杭州。

 離開北京

 下決心了,離開互聯網狂歡的中心回杭州,馬云和同伴們都有點失落。

 那天晚上他們相約在一起吃飯、喝酒,不知過了多久,反正大家都醉得差不多了。也不知是誰帶的頭,大家一起唱“真心英雄”,唱完“真心英雄”就唱老歌,一首接一首,但這群走南闖北的漢子們都回避著“離別”這個對他們來說太過沉重的詞語……

 第二天說好逛長城,來北京都一年了,大家總是在工作中渡過,從沒有痛痛快快地玩一場,長城除了馬云陪楊致遠去過一次之外,大家都沒有去過。走在長城上面,大家的心情特別沉重,沒有人能想通自己做了那么多,為公司贏利那么多卻一分錢都沒有賺到,連在北京立足之地都沒有?記不清是誰,他們中的一個人突然號啕大哭,對著長城大聲喊:為什么,為什么?

 馬云對于自己將要做什么也不清楚,但他知道自己一定不會再在政府里面做官僚了。馬云對一直跟著他的那8個人說:我要回去了,你們可以留在北京,有誰要是想去雅虎、新浪的話,我可以向楊致遠、王志東、茅道林他們推薦;也可以跟我回去,如果跟我回去的話,那么就在我們家上班,就170個平米的地兒,工資500元錢一月,10個月一個假期,住的房子必須離我們家很近……

 這些人都是中國網絡界的第一代高手,如果留在北京的話,一個月拿個上萬是輕飄飄的事兒,就待遇來說,杭州與北京相比簡直就是一個地獄,一個天堂。

 但是不到5分鐘,8個人全部對馬云說:我們跟你回杭州!

 亞洲電子商務大會

 馬云對長城印象最深的,是到處刻著“張三到此一游”、“李四到此一游”的“貼子”,馬云覺得這就是中國最早的“貼子”,是中國最早的BBS。馬云決定就從BBS做起。

 1999年新加坡政府在亞洲組織了一個“亞洲電子商務大會”,會議組織者邀請馬云作為中國唯一的參與者。馬云沒有接觸過電子商務,當時挺奇怪為什么請自己而不請一個老板。組織者說:我們的調查機構在中國做過調查,覺得你最適合講中國的電子商務。

 當時與會的演講者有80%是美國人,參加者有80%也是美國人,100%講的是亞馬遜、EBAY、AOL,雅虎……,輪到馬云,他站起來就說:美國是美國,亞洲是亞洲,我們不能照般亞馬遜、EBAY、AOL,雅虎的模式,亞洲80%的企業是中小型企業,亞洲一定得有自己的模式……

 就在講電子商務的時候,馬云想好了未來公司的關鍵:第一,公司的名稱要包含東方的智慧、西方的故事,就叫“阿里巴巴”;第二,東方的智慧有一種小家子氣,必須起用有歐美留學背景的人才以彌補這種缺憾。

 阿里巴巴

 馬云回到杭州,就用電話給全國的朋友、部屬講自己在新加坡成熟的想法,鼓動,“下禮拜的今天你們就過來吧!”

 1999年2月21號,馬云對另外17條好漢說:“現在每個人留下一點飯錢,其余的放下”,結果放下了6萬美金,站起了阿里巴巴最初的團隊。

 在阿里巴巴與匯亞的投資談判過程中,蔡崇信走進了馬云的視野。蔡崇信在耶魯大學畢業之后在紐約當了兩年律師,然后又被派到一個投資公司當副總裁。他聽說阿里巴巴,覺得挺有意思,就飛到杭州來拜訪馬云。同馬云談了兩天,蔡崇信覺得阿里巴巴是一個很難得的模式,馬云覺得蔡崇信是一個做事的人。談完匯亞的投資之后,蔡崇信領著馬云去了硅谷,當時互聯網正好是最熱的時候,很多人都要投資阿里巴巴,蔡崇信幫著馬云又搞定了沃爾頓。

 回到杭州之后馬云與蔡崇信又在一起呆了4天4夜,蔡崇信說:我決定加盟阿里巴巴,希望你能考慮。馬云說:沒問題,你來,就管錢吧。

 蔡崇信一管錢,就管來了亞洲的匯亞、歐洲的InvestorAB、美國的高盛、新加坡的TTA等投資公司的投資。

 繼蔡崇信之后,雅狐引擎的發明人吳炯加入了;2000年1月份,現在的COO,關明生加盟,形成了阿里巴巴新的管理團隊。

 圈錢

 很多網絡公司都拿著一個商業策劃書去圈錢,但馬云不一樣。阿里巴巴成立之后,馬云決定:做出東西再說,沒做出東西之前不與任何媒體接觸。直到1999年6月份,馬云與匯亞投資公司總裁在香港偶然相遇,兩人一聊就聊了一個月,之后,對方就有投資的意思,說:我給你半個小時搞個講座,董事會的人都來聽,如果董事會說行就行,不行就拉到。馬云就去講了自己對互聯網的理解、對企業的理解。講完之后,馬云還在犯蒙,對方的人說:我們原想投300萬美元的,現在決定投500萬美元!

 這算是阿里巴巴口頭圈的第一筆投資。

 1999年10月30號,孫正義給馬云寫信,相約在北京見一面。地點是孫正義投資的UT斯達康的樓上,去的時候馬云還以為就他和孫正義兩個人聊聊,結果那兒簡直是在“開市”,有好多人排隊拿自己的商業策劃書在孫正義面前爭取投資。馬云雖然并不是太想要錢,但既來之,則安之,也上去“大言不慚”地講了一通。6分鐘之后孫正義說:就你們這個公司能做成全世界一流的網站,能做成亞馬遜,能打出世界的品牌,我決定投你們的網站!

 孫正義的一投就要投3000萬美元,但馬云只要了2000萬美元。

 這是阿里巴巴的第二筆投資。

 三大理想

 第一、三年以內實現贏利;

 第二、做80年企業;

 第三、做世界10大網站。

 創立阿里巴巴時,馬云計劃三大理想分三步走:1999年無中生有,建立阿里巴巴網站;2000年擴大知名度,搶占眼球,避開甲A直接進入世界杯,打入海外市場;2001年,收回中國市場。

 馬云花了三年時間做了一件“防彈衣”,制造了一個巨大的市場:讓所有的賣家和買家都來訪問阿里巴巴。因為只要把商家的資料往阿里巴巴上一放,那么憑阿里巴巴的名聲帶去的客戶、帶去的訪問量,其他網站想都不能想。就像在北京最熱鬧的街道上搞一個攤點,所有的商家都會過來。隨著這個市場越來越大,阿里巴巴的攤點也越來越貴:從1.8萬元收起、到2萬、再到3萬,到從2002年1月18號起就要4萬元。

 馬云說不清自己的模式,也講不出一個動聽故事,他只是反復強調“務實”這兩個字。馬云認同的商業模式只有一種:收入減去成本等于利潤。

 2001年12月28日馬云以宣布阿里巴巴贏利的方式,兌現了阿里巴巴的第一個理想。

 西湖論劍

 讓中國互聯網浪漫的是馬云這個老牌“金庸迷”折騰起來的“西湖論劍”。

 2000年的7月29日,金庸迷馬云與偶像金庸相約香港“庸記酒家”。那天馬云特別激動,那天,金庸為馬云手書“神交以久,一見如故”,倆人成了一對忘年交。

 2000年,互聯網是個寵兒,IT界特別熱鬧,也特別累。馬云有次到龍井山上喝茶時就想趁著生日請幾個朋友到西湖邊輕松一下,還夢想請金庸來坐論,給大家的書上簽名。

 沒想到金庸接到電話后很痛快地答應了。這下馬云來勁了,又給王峻濤打電話,然后是丁磊、張朝陽,都沒什么問題,難找的是王志東,馬云說他到處在竄,馬云打電話老是碰不著,所以王志東是最后一個找到的。到了最后幾天,王志東突然告訴馬云說有事兒不能來了。馬云急了:哥們兒不是坑人嗎?立馬趕到北京找到王志東談了兩個小時,王志東才來。

 馬云覺得能讓中國風絡江湖化、浪漫化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兒,2000年的“西湖論劍”的話題大家就是談武俠、網絡與江湖,真可以說是“把酒論英雄”。馬云覺得大家都是英雄,但不是睥睨天下的英雄,在這個草莽時代,大家只能做草莽英雄。

 武俠江湖是一個“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快意恩仇”的地方,但網絡江湖卻是一個化解恩怨的地方:2000年的“西湖論劍”讓丁磊和張朝陽結下了很好的友誼;2001年的“西湖論劍”讓張朝陽和茅道林合好如初,兩“仇人”單獨談了45分鐘之后成了哥們。2001年王志東沒來,馬云心存遺憾,給王志東打電話的時候王志東說等新公司理順了再來,馬云希望2002年能見到王志東,一起喝茶論道。(文章來自作者10年前在《知識經濟》供職的文章——《馬云巴巴》)

 采編手記:

 馬云最喜歡的城市是杭州。高中畢業時馬云想過離開杭州,考到北大去上學,但沒想到考了三年才考上杭州師范學校。為這事,馬云至今還耿耿于懷,說自己不夠聰明。盡管很多自以聰明的人都沒有干成馬云一樣的事業。

 馬云教師當得不錯,馬云29歲時,就被評為杭州10大杰出青年教師,在杭州英語也教得很有名氣,能常接一些翻譯的活,與一般人相比,還算年青有為。

 那時候的馬云是名人也是能人,很多人找他作翻譯,可是他自己又沒時間,于是他就找他的老師來做,剛好他們退了休沒什么事兒做,做翻譯剛好能賺點兒外快。1992年馬云開了一家翻譯社,第一個月的全部收入700元,但房租就得2400元,扣除了房租還得倒貼1700元。頭三年馬云不但沒有賺錢還賠錢,為讓翻譯社生存下去,馬云就利用翻譯社的門面賣點兒鮮花、禮品什么的。

 販賣知識加鮮花馬云販膩了,也覺得沒多大勁,不想再在學校里玩下去了,就有了中國黃頁、阿里巴巴。

 馬云做出決定離開學校的那天晚上,浙江廣播電臺請他去做客,很多人問馬云什么時候再回到學校?馬云一諾是10年。

 十年之期已過七,人在江湖的馬云知道楊過守住了小龍女的“十六年之約”,是因為那是金庸寫的故事,而Internet上的故事......有多少人能說清道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