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錢包8.0上線:社交金融全面微信化
支付寶錢包8.0上線了。用過的朋友恐怕第一感覺都會一樣:像!微!信!
之前7.7版本的錢包,首頁上可以通過左右滑動選取三種不同的功能界面。8.0版本將這個左右滑動的選項取消了,可以添加第三方軟件的界面以“我的生活”為名固定在了對話框上方,當面付功能固定在了界面右上角。向左滑動仍然有效,但是出現的“設為置頂”和“刪除”選項與某著名軟件完全一樣。
開個玩笑:以后阿里的來往團隊指責微信團隊抄襲的時候,會有底氣多了。
我不認為小小的手機屏幕可以容納多種界面和操作邏輯,善變的用戶也絕不會有耐心去學習。隨著微信成為全民級的手機APP,支付寶錢包8.0透露出來的信息是,社交金融向微信靠攏將是所有APP迫不得己的選擇。
什么是社交金融?
社交金融這個詞確實是新造出來的,我想用它描述強調用戶間交易的金融工具。這個定義未必精準,也可能以后會有更恰當的表述,姑且先用它來描述移動金融中的特定細分市場吧。
例如,電商收貨款這樣的金融功能只是賣家和買家間的交易,不存在買家間互相交流的必要,這就不是社交金融,就算搬到手機上也只是移動金融。如果像支付寶錢包這樣,除了購物付款之外,還希望用戶通過支付寶錢包AA付款、互相轉賬、為別人交電話等等,那這就是很特殊的社交金融。想想看,如果你想為別人充話費,是用對話框方便還是購買虛擬物品的頁面方便?是從電話本里直接選擇方便還是輸入電話號碼方便?別人還錢的時候是用賬戶轉賬方便還是當面付方便?
平安集團新推出的“壹錢包”也是社交金融。馬明哲在題為“科技,讓綜合金融更精彩”元旦致辭中說到:(壹錢包)它是一個可以幫助客戶進行財富管理、健康管理、生活管理的移動社交金融服務平臺,也是我們平安員工離不開的移動工作管理平臺。
可以說,無論是強大如支付寶錢包,還是平安壹錢包和其它銀行推出的手機銀行APP,今后在UI方面首先需要考慮的不是自己特色,而是學不學微信。
不像微信又如何?
不學微信當然可以,但不像微信的結果就是成為小眾APP,億級規模以上的用戶注定是沒有學習意愿的,即便強大如支付寶的單個公司也沒法推動這么大數量的用戶去學習自己不熟悉的東西。
最好的例子是“掃一掃”。
從用手機付款的方便程度講,顯然是近場支付優于支付寶聲波支付,聲波支付優于掃描二維碼。因為近場支付是沒有任何角度或姿勢限制的,用手機靠近特定設備,自然就完成付款。聲波支付需要把話筒、聽筒靠近才能接受聲波訊號,但這個過程是靠近就行,手抖一點沒關系。攝像頭掃描二維碼最麻煩,不僅要打開攝像頭,還要穩穩地對住二維碼,角度不對或手抖還經常識別不了。
可微信為什么偏偏選擇了客戶體驗最差的攝像頭掃描二維碼?因為客戶習慣極難培養。如果是近場支付,需要特殊的設備配合,設備少就沒人習慣用,沒人習慣用就更難布放設備——這正是銀聯和中移動推廣NFC時的死結。聲波支付對設備要求低,但手機屁股頂在一起的動作用戶是不熟悉的,除了支付寶錢包以外沒有其它機會使用,即便強大如支付寶也很獨立培養用戶的新習慣。
因此,微信支付選擇客戶體驗最差、但是用戶最習慣的掃描二維碼。二維碼這個概念由諸多公司全力推廣了很多年,起碼用戶對這些奇怪的黑色小方塊是不陌生的。而且,登陸微信電腦端時采用的恰恰也是掃描二維碼登陸的方式。為了付錢學習掃描二維碼很難,但是為了用電腦鍵盤聊微信學習掃一掃就很值得——這也符合教眾多長輩用微信時的體會。
即便是微信,也要屈服于掃一掃;即便是支付寶錢包,也很難獨立完成聲波支付的普及。其余的移動支付玩家比這兩大巨頭實力如何?除了模仿還有其它的選擇嗎?
全面微信化是誰的危機?
肯定不是微信的危機,也不會是支付寶錢包的危機。這兩大巨頭的用戶數量都在億這個層次上,已經遠非其它手機APP可比?,F在的局面是,老大老二打架,老三老四老五遭殃。
第三方支付想作為獨立的APP參與市場競爭已經沒有機會了。電商領域的京東、蘇寧想搞自己的賬戶體系可以,但是已經沒有機會像支付寶一樣從電商的收銀臺進化為個人金融工具。匯添富現金寶、華夏活期通這樣的基金系手機APP仍然可以生存地很好,為自家產品引入很多流量和額外功能,但是已經沒有機會覆蓋“億”這個層次的用戶。眾多商業銀行的手機銀行APP仍然有可能覆蓋上億的用戶,但是它們已經沒有發展自己個性的機會,只要獨特就沒法提高使用率,絕大部分用戶在移動金融時代只會用你的銀行卡綁定支付寶錢包和微信支付。平安的壹錢包比較特殊,因為有準混業經營的優勢和陸金所的金融產品,但是根據其簡陋的內測版看仍然距離支付寶錢包差距很大。
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競爭局勢的還有蘋果iOS和谷歌Android了。一旦兩個手機系統加入對移動支付的底層支持,并且通過官方工具完成用戶教育,或許會讓其他公司有追趕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錢包的機會。
總而言之,隨著支付寶錢包8.0的發布,移動金融領域的競爭將更加激烈,留給其它小公司的創業機會和傳統金融機構轉型的時間將越來越少。2014年這個互聯網金融第二年,注定是血流成河的一年。
本文作者康寧系互聯網金融門戶(微信:webjinrong)www.webfinance.cn#在線理財觀察#專欄作家